四川监管局:紧扣“一二三四五” 扎实做好科创税收优惠政策评估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1日 08:57
四川监管局:紧扣“一二三四五” 扎实做好科创税收优惠政策评估
为准确、全面掌握“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以下简称“科创政策”)在四川省的实施效果,四川监管局坚持高站位、精准备、近一线、深分析,紧盯“一条主线”、厘清“两项清单”、统筹“三个维度”、依托“四个类别”、采取“五项举措”,扎实开展“十四五”科创政策评估工作。
一、紧盯“一条主线”,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四川监管局紧盯“梳理总结、研究分析,形成政策评估报告,为上级研究拟定‘十五五’税收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这一工作主线,局党组高度重视,坚持把反映四川实际、体现四川特点、提出“四川建议”、贡献“四川智慧”放在首位,专题研究布置,明确由监管一处具体负责,要求从宏观政策的高度、政策覆盖的广度、直达现场的深度、享惠措施的精度几个方向精准发力,确保评估工作取得实效。责任处室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及时抽调业务骨干成立评估小组,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保障评估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二、厘清“两项清单”,准确把握政策享受范围
为把此次评估工作做细、做准、做精,评估小组注重学深悟透政策本意,明晰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作为评估工作的方向指引。系统梳理和学习2021年以来国家部门和四川省出台的政策措施,深刻领会政策出台背景、内涵要义、适用条件、具体要求,吃透精神实质。详细了解免税物品清单和享惠主体核定名单“两项清单”,重点厘清不同享惠主体的主管部门及审核标准,准确把握政策出台目的和享受范围。
三、统筹“三个维度”,多视角评估政策执行效果
为更精准、全面地反映评估效果,四川监管局分别从政策出台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享受者三个维度来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收集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一是从政策出台者的维度积极思考,对政策评估的出发点不仅停留在“十四五”科创政策给享惠主体带来的资金效益上,更着眼于该政策对享惠主体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二是从政策执行者的维度了解政策,分别与6家省级政策主管部门进行交流座谈,从政策配套和执行层面全面了解四川省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情况,重点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听取政策执行者对制定后续科创政策的意见建议。三是从政策享受者的维度开展评估,深入享惠主体一线,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座谈,认真听取政策在降低资金成本、提升资金效率、赋能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四、依托“四个类别”,全方位掌握政策实施难题
享受政策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实际享受者最有话语权。评估组采取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效搭配的方式,选取了科研院所、高校、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社会研发机构等4个类别的5家享惠主体,深入开展调研评估,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真实了解政策执行的“中梗阻”问题,对大家普遍反映的政策衔接时间、物品清单优化等情况进行细致沟通,认真梳理享惠主体对政策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层面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享惠主体的真实意愿。
五、采取“五项举措”,抓住关键环节提升工作质效
注重点面结合,以关键环节的质量提升来促进整个评估工作提质增效。一是细化工作方案。紧扣目标导向,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评估对象、获取数据等具体安排,确保工作一体推进,为后期扎实开展评估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强化协同发力。积极与政策执行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同向发力推进评估工作落实落地。三是全面梳理情况。对政策实施以来全省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落实政策、反映问题、献计献策等方面对全省情况进行总体研判,客观反映政策成效,为后续政策调整提供依据支撑。四是重点分析原因。重点查找政策实施的“痛点、堵点”,从政策的制定、执行、效果等方面深入挖掘、分析影响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的深层次原因。五是强化结果应用。立足省情实际,形成专题评估报告,针对性地提出既“治杂症”又“利根本”的建议,为优化完善财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