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监管局:“四步走”做好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工作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2日 08:28
甘肃监管局:“四步走”做好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工作
近期,甘肃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2024年全国财政决算政府财务报告工作会要求,提高站位、精心谋划,坚持“四步走”工作法,做好部门决算审核工作,推动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编报和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一、注重统筹谋划,抓好审前准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审核人员认真学习部国库司发布的审核政策依据和监管局决算审核案例,把握政策要求,充分认识部门决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打牢审核工作基础。二是强化工作谋划。按照财政部决算审核工作要求,采取“财政部指定+监管局自选”的方式,研究确定重点审核范围,印发通知明确审核范围、内容、方式等,要求各单位压紧压实责任,积极配合审核,提前做好资料准备。三是坚持线上审核与现场审核相结合,着力推动数据纵向贯通,突出问题导向,重点关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信息,全面掌握预算单位财务情况。四是统筹推进部门预算管理其他相关业务工作,结合决算审核同步开展银行账户年检等工作,提升监管工作效率。
二、明确重点方向,提升审核质效
一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对财政资金实行穿透式监管。现场审核决算编制规范性、完整性、及时性,认真核对被审核单位机构人员、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数、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事业收入等信息,同时,强化对相关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的延伸核查,关注“人、财、物”的归属和使用情况,纵向发力,打破层级壁垒。二是坚持决算审核同预算执行监控相结合。将决算审核作为预算执行监控问题的“验收关口”,在决算阶段开展“回头看”,通过“线上预警+线下审核”模式,有效比照预算单位问题线索,追踪落实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监控问题整改情况,实现精准高效审核。三是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作为审核基准,重点关注“三公”经费、项目经费等的使用以及事业收入上缴的规范性。四是聚焦“四风”问题严查单位内控管理,通过财务明细账深挖“四风”蛛丝马迹。盘查资产管理与办公面积,仔细比对核实差旅费发票与住宿、行程关联的相关数据。审核内控制度合规性与执行的有效性,查看收入来源是否合规,票据使用是否规范,支出审批流程是否完善等,防范廉政风险。
三、注重沟通协调,建立联系机制
一是加强协调,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审核中,与预算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听取单位解释说明,共同纠偏,提升纠错效率;加大政策宣讲力度,答疑解惑,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即查即改,促进中央预算单位提高决算编制质量。二是充分发挥就近优势,以决算审核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横向互动,深化与属地中央预算单位的信息共享和日常联络机制,及时掌握其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项目预算执行进度、预算绩效管理成效、财政政策落实的情况,加强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的有效监管。
四、优化审核机制,注重成果转化
一是精准分析,把控监管方向。及时收集审核工作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同时,通过对比预算单位往年数据,梳理出潜在风险点,做到预算监管方向更加精准,构建全面、精准、高效的监管体系。二是锚定问题,提升报告质量。审核工作结束后,围绕预算编制、执行,收入合规性,资产处置等重点内容,从问题依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事实是否清楚、拟定处理意见是否合理等方面着力,有效保障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是提炼典型,强化成果运用。针对决算审核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向被监管单位提出规范预算执行、调整津补贴发放范围、规范经营收入分类管理等切实有效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专题信息材料上报财政部,强化成果转化,放大决算审核成效。四是持续追踪,筑牢长效监督闭环。针对决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被监管单位做好整改落实,持续追踪有关情况,强化监管约束,搭建“审核—反馈—整改—提升”闭环监管模式,打造持续优化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规范属地中央预算单位财务管理。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