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提升财会监督效能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5日 08:26
江西:提升财会监督效能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江西省财政厅紧紧围绕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财会监督机制等重点环节,坚持主动创新、精准监督、协同联动,持续提升财会监督质效,推动财经纪律执行更加严格规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有坚实支撑。
一、强化内外统筹,健全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始终将高效衔接、运转有序作为健全财会监督体系的工作目标,强化统筹协调、多元联动,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督格局。一是搭建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省委财经委员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财会监督工作;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提出5方面20项重点任务;印发年度财会监督具体措施,明确省直部门及市县46项落实举措;组织3家省直部门和20个市县探索开展财会监督试点,细化明确33项具体试点任务。已推动全省45家省直部门(单位)出台依责监督办法,11个设区市、赣江新区以及85个县(区)出台具体措施,财会监督体系框架自上而下逐步建立。二是完善多元协同的工作机制。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由省领导担任召集人,明确省级工作规则和工作要点,推动49个市(县、区)建立本地区工作协调机制。联合省纪委监委印发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工作办法,并向省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与省审计厅建立贯通协调工作机制,与财政部江西监管局确定10项年度重点沟通协调事项,推动各类监督成果共享、贯通协调。三是发挥各方自律监督作用。强化对行业财会监督工作指导,先后推动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交通运输行业财会监督工作方案,省水利厅建立水利资金动态监管机制等;会同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代理记账、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项整治等,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评分标准体系,推动各行业持续提升财会信息质量。
二、聚焦重点领域,维护财经纪律的刚性约束。牢牢把握财会监督政治属性,把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对稳增长、保民生等监督检查,切实发挥财会监督在保障执行、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聚焦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紧盯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等重点领域资金管理使用,开展系列监督检查,同时优化方式方法,探索异地交叉复查模式,提升检查成效。二是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在全省牵头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细化出台27条财政举措,厅领导带队对市县、乡镇开展4轮分片挂点督导。出台全省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26项具体措施,配套制定乡镇广告宣传费等7个专项费用支出管理规范。常态化清理消化乡镇暂存暂付款,规范乡镇银行账户管理。三是严肃财经纪律执行。聚焦过紧日子、基层“三保”、收入真实性等重点任务开展专项检查,推动省级清理收回存量资金。针对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等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地区处理问责。常态化加强财务会计违法违规等行为监督处罚,使财经纪律真正成为带电“高压线”。
三、夯实履职基础,提升常态长效的监管水平。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围绕规范管理、数据赋能、约束有力,一体推进制度完善和信息化建设,着力夯实日常监督、执法检查等财会监督的履职基础。一是健全统一规范的制度架构。出台全省财政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加快制定厅本级行政执法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项清单”,持续为财会监督、行政处罚打牢制度基石。聚焦资金使用、资产管理风险点,制订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等5个具体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公路、国有文物等领域资产管理实施办法,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财会监督制度体系。二是加强数据赋能的信息化支撑。专门成立财政大数据处,统筹推进财政大数据应用和资金监管。将511项增发国债资金、85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78项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乡镇所有银行账户等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监控范围。加快推进全省公务出差接待电子公函管理系统建设,强化“三公”经费监管平台监测预警,切实提升财政资金运行监督质效。三是构建权责清晰的内控体系。制定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指引,强化厅监管企业风控、合规、内控制度体系完善,持续提升部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对厅机关常态化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并首次开展内控考核评价,推动厅相关处室修订6项内部操作规程,强化内控考核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加大乡镇财政内控建设指导,不断增强单位内部监督能力。 来源:江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