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监管局:“三举措”高效开展中央部门决算审核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20日 08:08
山西监管局:“三举措”高效开展中央部门决算审核
中央部门决算审核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财会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山西监管局紧扣工作要求,以“党建引领、机制创新、闭环管理”为主线,通过细化优化审核流程、精准突破监管难点、立体整合数据资源,推动中央部门决算审核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高审核能力水平
一是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财会监督的工作部署、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大钱大方、小钱小气”,紧扣部门决算审核新形势、新要求,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贯穿审核全过程,围绕全口径预算管理开展政策性审核,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提升工作绩效。在决算审核中从严审查一般性支出和非必要预算,充分落实财政部决算编审内容要求。二是加强培训,夯实基础。积极参加监管局决算审核培训,组织参审人员参加决算审核网络培训班,开展案例集中研讨,逐条分析政策要点,做到“学深悟透、精准发力”。聚焦能力提升,夯实专业根基,总结提炼审核新思路,促进审核方法优化升级。三是规范操作,提升效率。做好查前准备工作,根据《决算审核实施方案》,完善资料清单,细化审核流程,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认真学习财政部编制的《监管局决算审核案例》,对照常见问题,实现“按图索骥、快速定位”。结合数据线索,提前研究制订不同单位的审核方案,明确审核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及时间安排等,形成各审核小组共同研究、共同布置、共同审核的工作机制。
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协同联动
一是依托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合预决算差异、绩效评价等数据,加强联动分析,构建“预算-执行-决算-资产”全链条台账,加强“三公”经费、津补贴发放等重点领域靶向核查,动态追踪资金流向,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二是认真梳理被审单位业务内容、日常管理基础情况、预算编制报送内容,提前锁定重点分析领域,结合历年巡视、审计、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中的问题线索,明确主要方向和具体范围,加强成果共享共用,提高审核效率效益。三是建立跨部门数据融通共享,建立决算审核资料数据库,基于资产管理共性特征,横向对比同类单位数据,提炼共性问题。通过账实比对、凭证核验,重点核查固定资产入账与处置程序合规性,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将内部控制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审核工作,提出优化管理、强化内控的意见建议,促进完善预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三、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实现闭环管理
一是强化整改,以审促治。实施问题清单销号与跟踪问效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强化闭环监管的核心手段。通过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推动预算单位及时整改违规问题,同步督促其修订内控制度,有效破解决算管理中的碎片化、滞后性问题,推动财政监管从“合格控制”向“价值创造”转型。建立“容错清单”,对因政策调整、历史遗留的非主观事项给予整改缓冲。二是举一反三,系统治理。针对预算执行中发生的共性问题和典型性案例,形成“发现问题-归因分析-案例警示-制度完善”的闭环。通过数据比对、跨年度数据关联等手段,对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管理漏洞进行多维度溯源,进一步推动预算单位建章立制和强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利用数据,服务决策。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中,数据挖掘和服务决策已成为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本地区部门决算审核实践,总结提炼审核案例,上传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典型案例库,提供数据支撑和工作参考,进一步实现局部经验向集体智慧转化,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