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监管局:“四个提升”持续增强财政金融监管质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8日 08:39
安徽监管局:“四个提升”持续增强财政金融监管质效
安徽监管局积极谋划2025年度财政金融监管工作,同时注重成果利用和总结提炼,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工作。
一、持续探索债务、金融监管“关联度”,提升金融领域财会监督力度
一是将双向发力的债务、金融监管模式做深做实。2024年,我局从资金的需求端与供给端双向发力,通过属地中央金融企业专项核查发现新增地方政府债务的线索移交、联动开展PPP调研等方式,我局债务与金融同频共振、协同监管模式初见成效。我局将继续加大融合力度,不断整合现有监管资源,持续提升金融财会监督成效。二是系统梳理财政部近年来出台的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紧扣国有金融企业监管要点,从财务核算、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公车改革、集中采购等方面选点开展财会监督现场核查,扩“点”为“面”,巩固扩大监管成果。同时深化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机制,借助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的数据资源、监管力量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成果共享,多角度共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三是强化成果利用,将监管发现问题线索以专题信息、案例专报等方式上报,并建立财会监督工作案例库、数据库,与金融监管部门动态共享。定期梳理监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对金融企业作出具体要求,不断筑牢制度根基。
二、创新方式、做深做细,提升区域金融运行监控、属地中央金融企业财务监管精度
一是优化日常监管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监管指标设计,实现监管数据的分析、预警功能。对金融企业季度、年度报送的数据开展分析监测,采取电话核实、补充材料等方式核实问题疑点,适时选点开展现场调查,加大监管力度。二是探索开展定期座谈机制。基于对日常收集的监管数据的分析、研判,定期或不定期召集金融企业开展座谈,了解其经营情况、重大政策落实情况、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存在困难堵点等,并传达财政金融监管工作精神和要求,通报金融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促进加强管理。三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行梳理、汇总,不断提升区域金融运行监控、属地中央金融企业财务监管精度,立足促进区域金融稳定、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形成深度监测报告和相关专题信息报财政部、地方政府。
三、注重政策落实、服务机构改革大局,提升日常审核质量
一是持续加强各项贴息审核精准性。克服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等清算审核工作时间集中、任务叠加等困难,紧扣各项资金的审核要点扎实开展审核,促进资金使用绩效,助力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同时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做好上传下达,保障各项财政金融政策贯彻落实。二是持续完善预算监管闭环。服务机构改革大局,夯实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局、证监局之间人员划转、机构撤并过程中人员、资产数据核实、银行账户开立变更等基础工作,收集各单位改革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做好各项政策上传下达。继续加强“一上”预算审核、预算执行监控、决算审核工作质效,完善预算监管闭环模式。
四、强化“敏感度”、勤练笔杆子,提升调查研究水平
一是紧扣财政改革发展重点领域、攻坚难点、民生热点,充分发挥监管局贴近基层、直达一线的优势,切实履行“探头”“哨兵”核心职责。通过专题研判、动态预警等方式,精准捕捉政策执行中的堵点痛点、市场主体的诉求期盼,为财政部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筑牢参谋助手根基。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耕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问需于企、问计于民,坚决摒弃“蜻蜓点水”“盆景式”调研,确保听真话、察实情、取真经,让调查研究真正沉下去、深下去。三是严把调研成果转化关,对收集的一手资料系统梳理、分类研判,严格落实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带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温度,将群众急难愁盼和发展所需融入对策研究,提出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的财政举措,开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药方”。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