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监管局:抓实“五化” 持续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9日 08:47
浙江监管局:抓实“五化” 持续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浙江监管局不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财政部关于部门财务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将财务工作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内控意识,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局党组始终把树立和巩固内控意识摆在首位,坚持把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发展的“生命线”,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内控的重要性,自觉将内控理念转化为行为准则。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岗位责任分解压实责任,坚持“废、改、立”并举,以“三问”开展内部制度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局发展的财务相关内控制度,不断提高内控制度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根据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时修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完善公务接待工作规范。针对出差借用备用金管理不够规范问题,修订财务报销审批暂行办法,全面规范借款范围、使用要求、审批程序、归还期限等,完善办理流程。落实工作新要求,动态更新会议费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
二是深化预算管理,从严从紧编制预算。精心组织部署预算编制工作,切实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全员参与共同做好预算编制。各处室根据工作计划,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初步测算年度预算支出。强化单位财务研究分析。从近两年决算数据入手,通过收支两端开展横向、纵向分析,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夯实预算编制工作基础。充分贯彻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格局,严格按照必要工作量和项目支出标准测算项目支出。局党组严格开展内部评审,就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把关,从严安排各项支出。始终坚持聚焦重点的资金保障导向,逐科目精细测算资金需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将有限的项目资金向重点财政监管工作倾斜。
三是细化过紧日子措施,持续提升资金效益。及时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具体举措,并抓好执行。一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决取消无实质内容的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等活动,通过优先使用单位内部场所开展会议培训,持续压减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二是统筹协调降低差旅费支出。综合考虑工作内容、时限要求、监管地点等因素,加强统筹协调,由一组人员在同一地点合并开展多项监督检查任务,努力实现监管辐射最大化、效果最优化、资金使用最少化。三是持续压减其他一般性支出。精简办公室及公共区域统一租用绿植数量等。四是继续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养成随手关电源、水龙头的习惯。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倡无纸化办公,尽可能降低纸张、油墨消耗,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按日提前统计报告用餐人数,根据职工订餐情况采购食材,降低食堂运行成本。五是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和监督。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日常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财会监督的重要内容,以查促治推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注意加强对到基层调研、督查检查的统筹规范,防止重复扎堆增加基层负担。
四是优化资产管理,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把“合理配置、规范管理、高效利用”作为资产管理的总钥匙,充分释放积极效能。一是优化推进存量资产利用,统筹调配存量资产以满足新增使用需求。如将打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等设置在公用区域共享使用。同时,注重资产日常维护保养,降低资产自身损耗,对更换零部件仍可继续使用的资产,及时修复延长资产生命周期。将办公场地搬迁后不再继续使用的部分资产无偿划转至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盘活利用,划转资产纳入浙江省公物仓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使用价值。二是严格新增资产配置,优先通过调剂现有资产方式满足需求,对于确有必要新增的,严格按照配置标准核定需求。对于已达到更新年限但能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推迟报废时间继续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能。
五是深化财会监督,推动内部监督常态化。一是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从全局角度统筹谋划,深刻认识新时代财会监督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核心要义,高效率推动单位内部监督。制定我局加强财务内部监督的8条措施,规范财务内部监督的程序和权责。二是建立财务检查机制,结合内控自查工作对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开展专项自查,对发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持续推进问题整改。每半年向局主要负责人报告预算财务工作情况。三是开展自查自纠,引以为戒,既治“已病”,又防“未病”。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