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哪些政府采购项目适宜远程异地评审?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0日 09:07

哪些政府采购项目适宜远程异地评审?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5〕807号),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浙江省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等多个省级财政部门出台文件推进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开展好远程异地评审需要什么条件?哪些政府采购项目适合开展远程异地评审?

大额、规模化采购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明确预算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货物服务项目、400万元(含)以上的非公开招标工程项目原则上需采用远程异地评审,广西壮族自治区将1000万元以上货物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上非公开招标工程项目纳入远程异地评审范畴,浙江省鼓励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展远程异地评审。从这些省份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各地主要在大额政府采购项目中开展远程异地评审的主要是。某省级财政部门政府采购相关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这呼应了国家发改委关于“重点推进大额项目远程异地评审”的要求,也契合地方财政监管实际。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该市通过省级调度系统完成的157场次异地评标,单场项目最高金额达1426.1万元,累计涉及资金60.9亿元。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还将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物业、保洁、安保等项目纳入远程异地评审范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孙敏认为,这类规模化公共服务项目具有服务周期长、标准较复杂的特点,如果局限于本地评审易受“熟人关系”干扰,采用远程异地评审有助于切断本地利益关联,维护公平竞争。大项目开展远程异地评审的核心优势在于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通过跨区域抽取专家(副场专家占比不低于一半),解决了本地专家库专业覆盖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借助远程监管系统实现音视频全程记录、操作轨迹可溯,形成“技术+制度”的双重约束。

据悉,湖北省郧西县与河南、广东、四川等地协同完成跨省项目10余个,累计完成项目金额超60亿元,节约成本超30%,这印证了异地评审在规模化项目中的实用价值。

专业特殊与资源稀缺类项目

专业特殊、技术复杂且本地资源稀缺的项目,因传统评审模式难以满足专业需求,成为远程异地评审的重点适用领域。这类项目通过跨区域专家共享,能有效弥补本地人才短板,确保评审结论的科学性。

内蒙古自治区将“无法在所在地抽取相关专业专家”列为远程异地评审的法定情形,河南省濮阳市也将“专业特殊、技术要求复杂、有特殊评审要求”且无法抽取本地专家的项目纳入远程异地评审的范围。技术复杂、专业的专家储备不足是这类项目的核心特征,当项目涉及前沿技术、特殊工艺或专属领域时,本地专家库往往难以提供足够数量的合格专家。以四川省南充市与四川省达州市合作的网络控制实训室项目为例,该项目涉及网络架构设计、实训设备兼容等专业技术,该项目采用“跨区域代理+异地评审”模式,从成都、重庆等地抽取信息技术专家参与评审,最终采购结果与传统采购模式相比,该项目采购周期缩短30%,采购效率提升40%,综合成本降低18%。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偏远地区或特色产业领域,专业专家储备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通过与云南省昆明市、辽宁省大连市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解决了海洋工程、跨境物流等特色项目的专家短缺问题,改变了以往“一项目一发函”的低效模式;福建、广东等四省建立的跨省专家共享机制,更是实现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端领域专家的实时调度,使专业稀缺项目评审周期缩短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项目的异地评审需建立标准化协同机制。浙江明确单个评标室需配备专用视频监控、在线评标系统等硬件,为专业评审提供技术支撑;内蒙古自治区则规定跨省项目主场专家从本地抽取、副场专家从合作省份抽取,确保评审标准与本地需求精准匹配。这些实践表明,专业稀缺项目的异地评审需在专家匹配、技术保障、标准统一等方面形成闭环管理。  张建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