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面临技术协同难题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0日 09:08
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面临技术协同难题
?为解决评审专家少、评审专家不专业等难题,多个省份在快速推进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实现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良好运转,需要哪些技术条件?存在什么技术难题?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标采购办公室主任蔡开立认为,远程异地评审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顺利实施依赖于多重条件的协同支撑,对系统兼容、数据流转、规范操作和应急响应等要求都非常高。
实践中,不同地区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多为独立建设,多数地区的电子交易系统由不同服务商搭建,接口协议、数据格式缺乏统一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孙敏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不同地区交易系统的技术标准差异,导致数据互通与操作同步存在天然壁垒。跨省域评审时往往出现 系统不兼容、操作不同步的困境,目前跨系统评审尚无成功先例。
据了解,A省与B省开展献血屋及配套设施设备采购项目跨省评审时,就因两省远程评审解决方案标准差异,需提前进行多轮技术调试才能实现专家跨区域登录。而A省与C省联合开展的碎纸机采购项目中,也因两地开评标流程不同,增加了评审沟通成本,导致专家同步评审耗时比预期增40%。这种各自为战的系统建设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5〕807号,以下简称807号文)中“确保全国范围内系统兼容、数据互通”的要求仍有差距。
操作协同不畅会进一步加剧了技术落地难度,因为异地评审涉及主副场多个环节的衔接,任何一个节点的技术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体进程。据悉在某省跨市“三地联评”的后勤管理服务项目中,曾出现副场专家身份验证系统与主场评审平台数据同步延迟的问题,导致评审启动时间推迟近1小时。另一个跨省评审项目则遭遇了专家操作适配问题,副场专家因不熟悉主场评审系统的标注功能,需主场技术人员实时远程指导,影响了评审效率。这些问题暴露出技术操作层面缺乏统一规范,与政策要求的“主副场分工合作机制”不相适配。 张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