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远程异地评审监管重点:筑牢远程异地评审的公平防线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0日 09:09

远程异地评审监管重点:筑牢远程异地评审的公平防线
“不用跨省奔波,在本地评审室就能参与外地项目评审,系统自动汇总打分,效率高了,干扰也少了。”参与某跨省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的专家向记者介绍。随着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推进,远程异地评审正成为打破地域限制、防范“熟人圈子”干扰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屏幕前的专家”取代“评标室里的面谈”,传统监管模式面临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双重挑战。如何通过精准监管保障“远程异地评审”的公平公正?

场地与技术:评审的“地基”必须牢固

远程异地评审的顺利开展,依赖于评审场地与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记者梳理多地实践发现,远程异地评审室需为独立封闭空间,安装无死角监控清晰记录专家面部及操作动作,配备录音设备确保语音完整可辨,且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技术层面的风险更为隐蔽。“系统崩溃、标书文件传输出错、电子签章失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评审中断。”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透露。为此,监管需重点核查:评审系统是否具备全程录音录像、专家独立打分、实时同步标书等功能;主客场网络是否采用专线并配备备用线路。

评审过程:专家行为与协同机制是核心

“最担心的不是明目张胆的串通,而是隐蔽的‘小动作’。”一位参与过多次远程异地评审的专家告诉记者,“比如专家通过音视频‘眼神交流’,或者借口‘技术问题’私下联系采购人代表。”评审过程中的行为管控,是监管的核心难点。

主客场的协同机制同样关键。“采购人代表不能‘暗示’专家倾向某供应商,副场监督人员必须全程在场观察专家状态。”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多地要求,评审开场前需通过音视频系统向所有专家宣读纪律,专家需签署《远程异地评审承诺书》;过程中,主客场监督人员需重点核查“标书澄清是否书面留痕”“专家打分是否独立完成”“争议是否按程序处理”。

运作与协调:被忽视的“隐性风险”

在远程异地评审的推广中,主副场协同服务的“碎片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记者采访发现,部分项目的专家接待标准不一——有的副场提供统一接送服务,有的则要求专家自行前往;餐食保障差异明显,有的按政府采购标准订餐,有的仅提供简单茶歇;费用支付流程更因涉及跨区域结算,周期长达数周甚至数月。“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实际增加了主副场的协调复杂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专家评审状态。”黑龙江省财政厅相关人员坦言。 郝帮滔 


更棘手的是复评(复议)环节的组织难题。当项目出现质疑投诉需重新评审时,分散在各地的原班专家往往难以快速召集——有的专家因工作冲突无法配合,有的因线上沟通效率低导致复评进度滞后。“我们曾遇到一个项目,因副场专家临时有事无法参加线上复评,不得不更换专家重新组织评审,既耽误了采购进度,又增加了供应商的质疑风险。”上述人员表示。这些问题虽不直接涉及评审公正性,却是远程异地评审模式可持续运行的“隐性瓶颈”,需通过完善协同服务机制与应急流程加以解决。

远程异地评审的本质是“用技术手段解决传统问题”,而监管的目标不是限制技术发展,而是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公平公正。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远程评审的监管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但无论如何创新,监管的终极目标始终是守护政府采购的公平底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