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宜昌交通部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扛起交通“先行官”职责,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一是在建工程率先复工。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作为全省首个复工的长江大桥工程,多次被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目前已实现主桥合龙,桥面板铺装40%,接线路基和房建主体建成,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占总投资的89%。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于3月15日在全省高速公路工程中率先复工。目前路基贯通,桥梁上构架设达65%,隧道开挖及二衬完成95%,完成投资36.2亿元,占总投资的74%。截止3月底,一季度全市交通建设重点项目计划复工36个,已复工交通重点项目33个,复工率达92%。
二是开工项目砥砺前行。在发改、国土、林业等部门大力支持下,采取远程办公、委托在汉单位协办等多措并举,多项政策争取和专题审查在疫情期间工作不停、协调不断。目前,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宜都至鄂湘界段土地报批和占用生态红线专题论证正全力推进,已完成挖沟放线,开工准备即将就绪。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昌段联合投资人已招标确定,初测初勘和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土地预审报批和不可避让占用生态红线专题论证正在协调加快。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将有望于年内实质性开工。同时,正加快开工建设宜长快速通道点军段、S254宜都市绕城段、G351五峰县高家坳至长湾段等20个项目。
三是绿色智慧交通加快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宜昌交通部门持续负责交通数据收集、分析和报送,数千处健康码赋码调试和优化,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枝江化学品洗舱站在全省率先复工,在确保落实疫情防控、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确保年底基本建成。强化大数据应用,全面启动数智公路建设。深化“净小宜”、“港口岸线管理系统”的运行规则、管理规程和绩效评价办法,形成系统的治理体系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