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为公款存放招投标 去年为财政增收近5000万元 2016-02-23
温州网讯 公款存放一直是各家银行争抢的“香饽饽”,以往多半是“靠关系”拉存款,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家属“以权吸储”,容易产生“利益输送”现象,甚至滋生贪腐。
这种现象最近在瑞安得到彻底改变。该市率先建立“公款竞争性存放”工作机制,并出台规范性文件予以约束,不仅为当地财政增加收入,更是斩断了公款存放背后暗藏的“利益链”。去年,瑞安市财政增加了近5000万元利息收入;今年1月,4家银行向瑞安市人社局补交利息1100多万元。
摸着石头过河
建立公款竞争性存放机制
去年1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防止领导干部在公款存放方面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办法》,正式开始对“公款存放”背后的利益输送链“开刀”。
去年4月,《温州市级预算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定于同年5月15日起施行。与此同时,瑞安市率我市各县(市、区)之先,建立了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机制,试水“公款存放招投标”。此举意味着要打破公家单位“一把手”说了算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以往“挈篮儿”拉存款的潜规则。瑞安市纪委(监察局)第二纪检监察室负责人陈光木称,由于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先例,该项工作的实施是“摸着石头过河”。
出台相关文件
从“光脚试水”到“穿鞋走路”
去年7月,瑞安市纪委(监察局)督促该市财政局牵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浙江省《关于防止领导干部在公款存放方面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办法》规定,结合瑞安实际,以瑞安市府办名义制订出台了《瑞安市级预算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去年8月,又制订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和评标标准等三个“操作文本”。
有了管理办法,加上实施细则和方案,瑞安由此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公款竞争性存放制度。如果说瑞安市之前的公款竞争性存放措施是“光着脚试水”,那么出台《办法》、制订细则方案后则是“穿上鞋走路”,让公款竞争性存放措施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杜绝利益输送,存放银行由招投标确定
“由‘一把手’说了算,改为公开招投标,不但规范公款存放管理,而且切实从源头防治腐败,彻底斩断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防止官员利用公款存放谋利。”瑞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朴顺对该市公款存放机制和《办法》出台作出这样的评价。
该《办法》规定,瑞安市市级预算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确定公款存放银行,公款存放管理纳入各单位“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策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上级补助资金、自有资金和代管资金,以及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的政府性资金等全部纳入竞争性存放,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
公款竞争性存放还纳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阳光化”。开展招投标,应编制招标文件,在本单位及主管部门门户网站,或“浙江政府采购网”、瑞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招标公告,对招标人名称、招标项目、数量、投标人资格要求、报名方式及需要提供材料、报名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等事项做详细说明。同时,要建立招投标评委库和评审监督小组,在开标前20分钟,由监督小组人员从评委库随机抽选3名人员组成评审小组,进行当场评标。凡是参与竞争性投标工作的领导干部、监督员、评委都严格执行利益冲突回避规定。
此前未以公开招标方式存放的公款,在《办法》发布之后,均应实行竞争性存放。因特殊情况未实行竞争性存放的公款,有关单位应向本级政府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实行严格监管,追回银行利息千万元
好的机制,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才能执行到位。
陈光木说,瑞安纪检部门对公款竞争性存放规定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存在不按规定进行竞争性存放、违规开立或变更银行账户、违规改变账户用途等6类情形,除责令立即纠正外,视情况追究有关单位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追究刑事责任。
据瑞安市财政局数据,去年瑞安395家预算单位申报了银行账户年检,通过自查清理、登记审核、复查审核、年检批复等程序,共检查了1725个账户,合格账户1681个,合格率97%。对不合格账户进行了整改。
去年,在对公款存放的审计中,发现瑞安市人社局17个账户的社保基金,自2003年以来未执行三个月定期优惠利率问题,于是瑞安市纪委(监察局)向该市人社局发放整改建议书,最后4家银行共补交利息1119.95万元。今年1月,补交利息款项全部到位,作为瑞安市社保资金收入。
除对公家单位的监管外,公款存放还要保证资金安全和支付需要。陈光木介绍,按照存放资金量测算与招投标操作相分离原则,每季度由财政、社保部门对财政专户资金(主要是社保资金)测算提出转存定期方案,提交财政局长审批,由财政预算执行部门根据方案具体组织实施。另外,对竞标银行要严格审查资格,竞标银行代表全程参与开标,监察、银监等部门受邀参与监督,当场公布开标结果,确保公款存放招投标公开、透明。
增加财政收入,去年共增收近5000万元
去年瑞安市共组织实施8期公款竞争性存放招投标,招标资金规模达51.04亿元,在实现公款“安全”的同时,为当地财政增加利息收入4987.95万元,社会责任贡献922万元。
“我们不仅考虑把钱存在银行能得到多少利息,更注重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瑞安市财政局预算执行局副局长杨子江如是说。
为充分发挥公款存放的综合效益,瑞安市在公款竞争性存放的实施中不断完善评标指标,将评标指标由原来单一的“资金年综合收益率”修改为“资金年综合收益率”和“经济发展贡献”,两个指标权重分别占40%和60%,让公款存放竞争更加公平、公正。其中,经济发展贡献指标由“瑞安市政府对银行业上年度考核结果”、“上年度形成瑞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纳税情况”和“对地方政府建设项目当年贷款发放情况”等三部分组成,体现公款存放管理的目标导向,激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融资环境。
杨子江表示,评标指标改变后,公款竞争性存放竞标不再是算算利息、看看捐款等社会贡献数据的“应试考试”这么简单了,而是全方位考量竞标银行的纳税、信贷、业绩和服务等“综合实力”。这样一来,银行得凭真实力才能获得公款存放的“大蛋糕”。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管理办法,并引导市级预算单位积极开展闲置资金竞争性存放,从而有效规范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助力瑞安经济发展。”杨子江说。
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作者:黄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