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广告
信息搜索

温州财政:做实做好新常态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第【4501】号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所在地区: 浙江
所属行业: 其它
项目内容:
 温州财政:做实做好新常态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  

  近年来,温州市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称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品位和形象全面提升。这背后,离不开财政资金的保障,离不开负责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的财政人的辛勤劳动。他们立足于平凡岗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中去,为温州的建设事业默默奉献。

  一、抓住一条“预算编制”主线

  精准编制预算。积极引进参与式预算编制理念,以群众呼声和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开工一批、续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时序和工程进度,与建设单位实行“一对一”工作沟通对接,预算编制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建立政府投资预算执行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强化预算执行刚性。近三年,政府投资预算执行率呈年均10%以上的增长态势,2015年市级政府投资预算执行率达83.23%,创全市历史最高水平。

  激活沉淀资金。改变以往年度项目资金预算安排使用结余结转下年使用的做法,实行零基预算,上年结余归零,当年项目按照预测进度重新统筹匹配安排,避免出现“钱等项目进度”等情况,激活了闲置沉淀资金,缓解了财政资金当年预算安排压力,资金使用效益大幅度提高。

  确保重点建设。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效以及资金筹措保障上摆准定位,加大重点领域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近三年市级政府投资累计支出272.97亿元。如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支出32.66亿元,年均增长59.39%,鼓励引导外资、国资与民资投资温州交通项目建设,铁路、航空、港口、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支出104.46亿元,年均增长46.18%,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

  二、攻克一道“资金保障”难题

  2012年,“幸福股份一期”——市域铁路S1线首开国内轨道交通民间募资先河。这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推出的四大创新之一,也是温州财政破解资金难题的又一创举。

  据了解,当时建设资金捉襟见肘,依托财政已难以为继。财政人开拓思路、敢于创新,以温州国资管理和城建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借温州“金改”之东风,积极探索研究以国资集团公司为载体的投资、融资、建设新模式。联合市铁投集团研究制定《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与增资扩股方案》,探索建立“市域铁路沿线土地收益还原+政府适度补贴”的盈利模式,将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S1线项目法人和融资平台,通过发行“幸福股份”募集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多渠道多形式引入资金共推项目投资建设。

  之后,温州财政又研究制定瓯飞一期围垦动态投资278.4亿元的工程融资方案,将龙湾二期造地项目作为瓯飞工程后期投入的保障工程,通过贷款、企业债券、信托、BT、引进民资等多种方式进行筹融资;深入西向排洪工程现场调查研究,提出以“隧道通入”方式减少工程建设用地的调整工程建设方案建议,得到了专家论证认可,一举解决了104国道路基矿渣取材和192亩平衡地块完整性两大难题,减少项目支出5亿元以上。

  三、打造一方“数字财政”平台

  “数字财政”是一项改革创新工作。在政府投资应用方面,温州市财政局以政府投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为主线,实行资金申请电子化、资金审核三级审批制和资金审批结果稽核制,使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财政监督有机衔接、相互制衡,形成涵盖财政建设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

  通过开发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政府投资预算编制系统、政府投资项目综合查询平台,对各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有机集成与整合,避免出现数据“孤岛”,实现“业务全面覆盖、流程相互衔接、数据互联互通、管理协调统一”的“数字财政”一体化。 

  作为在全省地市级财政率先开发应用的政府投资项目“数字平台”,覆盖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全过程,为项目单位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软环境,为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动态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完善一项“ 城建管养”体制

  自2014年开始,温州市财政局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对原有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遵循“权责匹配、动态平衡、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并制定出台了《温州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完善方案》。这一体制变革,进一步明确市与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事权划分,强化了“一城一网一主体”建设管养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市与区建设和管养财权配置,建立起共同投入、共促发展、共享成果的收入分配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市与区两级重大事项资金结算办法,以解决市区共同承担的重大市政项目资金结算问题;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通过加强收入与支出管理控制项目造价,切实防范投资与债务风险;进一步明晰了若干事权的定义及城市建设管养事权及支出责任。新体制充分体现了市区两级事权、财权覆盖全面、边界清晰、测算精细、市区和谐的总体要求,使市区两级事权、财权更加明确优化,形成城市建设和管养的“常态化”财政监管新体制,保障了城市建设、管养和市区协调发展,得到了温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五、运用一个“PPP”模式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一项划时代、全方位的变革。推广运用PPP模式,对于加快温州赶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温州财政人积极行动、大胆探索。起草下发《温州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联合发改部门编制《温州市PPP项目推介本(共两个批次)》,共征集梳理了已初步具备PPP模式招商条件的新建项目71个,预计总投资达1829.5亿元。其中,从第一批35个项目中筛选出10个条件较为成熟的项目,作为首批PPP重点推介项目启动招商工作,预计总投资462亿元。特别是重点培育温州市综合生态处置中心项目、温州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体等PPP示范项目推广运用。目前,首批10个重点推介项目中,入选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4个,完成社会投资人采购项目4个、投资额度177亿元,被列为全省PPP示范城市。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备注: 有意向的供应商可上网注册成为企业会员(会员在线浏览所有采购招标文件),进行预览招标文件。
详情咨询电话: 010-68282024 63486848 83684022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www.chinabidding.org.c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相关项目:
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表的通知 2025/4/3
杭州市召开2025年度重点项目商请银行贷款会议2025/3/31
宁波舟山港今年力争超4000万标箱2025/3/10
浙江交通集团投百亿元打造重大创新平台2025/2/13
杭州市2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025/2/1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3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